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民政信息 > 理论研究 > 正文
沙市区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来源: 编辑:

中国农村人口占70%,农村老龄化人口相对较多,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数量多。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在实践中探索且路径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老年人仍主要靠自己以及子女养老,农村养老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未引起重视。逐步探索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关系到能够使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公平正义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荆州市沙市区是湖北省中心城区,全区现辖中山、胜利、解放、崇文、朝阳五个街道办事处、立新、关沮、锣场、观音垱、岑河五个乡镇。总人口56.8万,其中农村人口16.3万人,截止2017年2月, 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7.9万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980人。

沙市区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文件,内容涵盖组织体系、设施建设、优惠扶持、规范管理等各个方面,建设涵盖城镇和乡村的养老体系。一是老年优待政策不断巩固提高,2017年上半年,全区对10180人,发放高龄津贴240万元,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2017年截止10月底累计免费为老年人办理优待证2788张。财政资金及福彩资金用于养老事业经费有较大增长。老年人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和均等化转变。二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7年4月,全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均标准统一提高到7600元/年。养老机构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全区城乡社会福利机构不断改造升级,全部建设有综合性社会福利院,所有乡镇都建有养老机构。各类养老机构达10家,养老总床位达900多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三是社会养老多元格局初步形成,通过财政投入、以奖代补、乡镇、街办自筹等办法多元投入,全区城乡基层老年协会已建109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全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为4.5万人,占总人口的7.9%,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0180人,城乡空巢家庭接近40%,高龄、空巢、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人数量将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二)农村老人社会化保障程度过低。现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在大力推广社保养老,这只是对未来的农村老年人所作的一些提前措施,而对于现在已经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则与这样的养老“保险”无缘。虽然有些农村地区,也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养老补贴,但其数量有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村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基础薄弱,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医养结合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队伍职业素质亟待加强。

(四)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形成。现在机构养老主要还是以公办运作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为老年人服务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资质的为老年人服务实业机构和中介组织的龙头引领。老年人靠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自费购买所需养老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

(五)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水平不高。农村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由于养老服务队伍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低,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六)农村老人医疗困难大。与城镇不同,农村老年医疗保险涵盖范围小,报销比例不高,看病全由自身负担,而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之后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看病费用多由子女负担。

三、应对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视。一是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产、学校等设施,建设农村为老服务机构。有条件的村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关爱之家建设,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探索建立农村老人儿童快乐之家示范点。通过购买服务、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方式,探索农村养老运营模式,使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就近得到居家养老服务。二是推动农村福利院转型升级。提高福利院设施水平,增加特护床位数量,同时,农村福利院在满足特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基础上,积极面向社会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农村福利院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加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支持村委会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需求;鼓励个人捐资兴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

(二)完善福利保障。一是提升老年人优待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优待水平,逐步拓展优待项目和范围。鼓励社会各行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创建活动。二是健全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提高农村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建立养老服务补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三是完善保险政策。提高针对农村老年的保险业务开发力度,鼓励支持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

(三)强化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一是加强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督。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区域养老服务质量监督热线平台,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纠纷调解机制,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防止欺老、虐老现象发生。二是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排查养老院存在服务质量问题与不足,淘汰和整治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养老院。通过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使养老院服务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一是鼓励养老多元投入。积极鼓励外资、民资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筹资渠道的多元化,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养老市场投资的主体力量。二是营造行业发展环境。贯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有关政策要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优化扶持政策,保障养老用地供应,落实税费减免和水、电、气优惠政策。加大金融业支持养老服务力度,鼓励各商业银行对养老服务组织的融资贷款。三是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将闲置厂房、学校、等社会资源整合改建为养老机构。允许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编制人才培养规划。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保健、护理、康复、社工等专业人才。鼓励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强化护理教育培训。加大对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参加部、省级养老服务培训,有计划开展针对乡村养老机构的人员培训。三是提高服务人员待遇。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待遇和地位,推动依法规范用工,鼓励给予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补贴或一次性奖励。

(六)促进医养结合发展。一是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支持现有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养老护理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举办护理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二是推进乡村卫生室健全医养结合服务。全面加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合作,开展上门诊疗、健康体检、保健咨询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沙市区老龄办  邹红)